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能源领域,电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环保特性,成为了储能系统的核心组件。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其热安全性能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近期发布的新国标,对电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要求。本文将深入解读新国标下电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为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新国标对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包括电气安全性能、机械安全性能、环境安全性能、热安全性能以及报警和保护功能。其中,热安全性能无疑是重中之重。新国标规定,在全寿命周期内,电池单体在热失控时的表面温度应大于90℃,同时不应起火、爆炸,也不应在防爆阀或泄压点之外的位置发生破裂。这一要求相较于旧国标有了显著提升,旨在更好地保障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应对热失控风险,新国标还提出了具体的试验方法。例如,对于电池单体,在初始化充电后以1mΩ外部线路短路10分钟,不应起火、爆炸,也不应在防爆阀或泄压点之外的位置发生破裂。这一试验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模拟电池在实际使用中的极端情况,从而确保电池在热失控时的安全性。
此外,新国标还对电池模块和电池簇的热安全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电池模块内任一电池单体温度升高后,不应触发其他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这一要求基本上强制要求电池模块内电芯间需加隔热材料,如气凝胶、微孔纳米板、防火隔热垫或云母片,以有效阻止热失控的扩散。
综上所述,新国标对电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旨在更好地保障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应密切关注新国标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法规要求。同时,也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