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答

/

为什么说储能火灾是新能源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什么说储能火灾是新能源最难啃的‘硬骨头’?

储能火灾被称为新能源最难啃的“硬骨头”,主要源于其高能量密度、热失控机制复杂、火灾蔓延快、灭火难度大、易复燃、有毒气体释放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了系统性安全难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热失控机制复杂,难以预测与阻断

锂离子电池一旦发生过充、短路、机械损伤等触发条件,极易引发热失控,并快速蔓延至整个电池模组甚至系统层级。热失控不仅是物理反应,还伴随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和可燃气体,形成链式反应,难以通过传统手段阻断。

2. 火灾发展迅猛,预警与响应窗口极短

研究表明,单个电池热失控可在2分钟内引发整簇火灾,而现有探测系统从异常发热到报警需5~10分钟,严重滞后,错过最佳处置时机。这使得“早发现、早处置”成为空谈。

3. 传统灭火手段几乎无效,灭火难度极大

锂电池火灾具有--气三相混合燃烧自供氧高温持续等特性,常规灭火剂如干粉、七氟丙烷等无法有效降温或抑制复燃,复燃率高达67%。即便使用大量水灭火,也常因电池内部持续反应而复燃频繁

4. 火灾伴随爆炸与有毒气体,危害极大

储能系统火灾常伴随爆炸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积聚,一旦遇火花即可能引发爆炸。例如北京某储能电站爆炸事故,其爆炸当量相当于26公斤氢气,破坏力极强。同时,火灾释放氟化氢等剧毒气体,对人员和环境构成二次威胁。

5. 系统层级复杂,安全防控碎片化

目前研究多聚焦单体电池或模组层面,缺乏对系统级热失控传播机制的深入理解与动态建模。技术层面存在碎片化突破、系统性缺陷”的问题,难以形成全链条、多层级的协同防护体系。

6. 标准体系滞后,监管与应急响应不足

储能作为新兴领域,安全标准尚不完善,监管缺乏统一规范,部分项目存在先建设、后治理”的问题。同时,消防部门普遍缺乏针对储能火灾的专业训练与装备,实战中常因误判火情、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

7. 经济代价高,事故后果严重

储能系统能量密度高,火灾一旦发生,设备损毁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如某储能电站火灾中,仅一个电池舱损失就高达650万元。此外,事故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整个新能源行业发展信心。

结语:

储能火灾之所以被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因为其技术复杂、灭火困难、后果严重,更因为它已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从电池本征安全、早期预警、灭火技术、标准体系、应急响应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系统级的安全防控体系。

2025-10-22

顶部 客服 联系 扫描 底部
联系我们关闭

公司名称:安翼陶基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联系人:朱经理

电 话:021-58998688

手 机:18917155930

邮 箱:awncmc@126.com

地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杉路108弄3号楼4层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